top of page

THE TREE OF LIFE - 生命之樹
Search


心得分享 - SRT協助我連結我的孩子
在台灣的時候找大軒做過幾次頭薦骨治療後,長期困擾我的暈眩症狀改善很多,重新連結身體和心靈平衡,我從此能感知到身體想跟我說什麼,開啟了人生重大的開悟之旅。 後來搬到美國結婚生子,懷孕初期非常辛苦,ㄧ天可以吐上10次,親友都不在身邊,覺得身心都到了極限再也撐不下去,感覺身體有想...
生命之樹
Sep 7, 20232 min read


重新連結資源,停下自動化的耗損
當我們神氣越是耗損,我們就越容易躁動不安。而我們學習到應對這種躁動不安的方式,往往是再多做一些什麼事來平息這種躁動不安。然而,這種躁動不安反而會更強化原先耗損的情形。 舉個例子,我們工作中累積了很多壓力,造成耗損,累積了緊張在身體裡,於是我們可能很容易轉向吃下大量調味重、味...
生命之樹
Aug 19, 20233 min read


心得分享-在頭薦骨中,我再一次出生
【以下的分享經由案主同意後,改編部分經歷編寫而成。】 我將手輕輕放在他的身體上,調整一下位置,好確保這個碰觸對我們兩個來說都是OK的,接著靜候。慢慢地,我的手下開始有某些東西開始活躍,似乎是肝膽,質感卻又不像,像是結構更單純的部分;同時,似乎有某種火熱的手感出現,不像我感覺...
生命之樹
Aug 19, 20232 min read


心得分享-透過Ashana的頭薦骨,我的心智轉化了
之前找Ashana做了一次頭薦骨個案,體驗了某些很神奇的經驗。在做頭薦骨個案之前,我本來以為頭薦骨個案就是可以放鬆身體,整合一些感覺到怪怪的地方的個案。 那次我躺在按摩床上,Ashana幫我調整好了毯子和枕頭的位置,也仔細地確認一切都OK後,她的手開始很輕柔地放在我的身體上...
生命之樹
Aug 19, 20232 min read


令本質愛展現的碰觸
『按摩造成的輕微疼痛的確可以激發身體的止痛物質,達到暫時的舒緩效果,不過長期依賴和錯誤的按摩方式可能讓肌肉出現不可逆的纖維化反應。民生承安診所復健科醫師陳易進指出,肌肉是很有彈性的組織,按摩手法包括揉、捏、按、拍,都是機械性的刺激,如果用力過猛、刺激過久可能導致肌肉纖維化。...
生命之樹
Aug 19, 20233 min read


在內臟上工作可能鬆開內部長存的緊張與情緒
我們腹腔的內臟常常是種種情緒與壓力積累的地方,也是我們在因應強烈的環境事件時,最常直面承受的緩衝器。只要回想一下那些緊張的時刻,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什麼,大概就會知道「緩衝器」的意思: 「我的胃好像揪成一團。」 「我緊張到肚子都縮起來。」...
生命之樹
Mar 31, 20222 min read


中線與整體式轉換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在一張白紙上橫著寫字,寫一行以後回去檢視自己的字,可能會發現這行字逐漸往上飄或往下掉。然而,如果我們用上面印有點或線的筆記紙來寫,並且讓字沿著點或線來寫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字很容易就寫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生命之樹
Mar 31, 20223 min read


BCST的核心:消融生命中的慣性
席爾斯的故事 在 BCST 的取向中,協助系統消融惰性(inertia)對系統的影響,是 BCST 的一個主要目標。我想透過這篇更多描述這個過程,以及一名 BCST 的執行師,在個案中的定位是什麼。讓我們先從一個故事開始看起,這個故事是BCST執行師法蘭克林‧席爾斯(Fra...
生命之樹
Mar 31, 20227 min read


什麼是生命動能取向頭薦骨 BCST?
1945年,威廉‧蘇瑟蘭(William G. Sutherland)為一名病重垂死的人做個案。那時,距蘇瑟蘭第一次在骨病學院( American School of Osteopathy)看到顳骨,有了「頭部的每一片骨頭應該都會動,不然為什麼顳骨要長得像魚鰓一樣」這個想法...
生命之樹
Mar 31, 20225 min read


重新建立碰觸
另一項在 BCST 的領域裡佔有核心地位的要素,是溫尼考特(Winnicott)所謂的涵容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在客體關係理論裡,涵容環境是指主要照顧者能提供並維持一個得以使孩子得到足夠安慰、回應與安全感的環境,並協助孩子將這種安全感內化到自我感中...
生命之樹
Mar 27, 20215 min read


不再試著修補生命
在生物動能取向的頭薦骨(BCST)中,會以慣性模式(inertial pattern)稱呼那些持續限制住身體展現自身的種種過往,BCST的主要工作向度,也是試著消融種種過往影響的殘餘,並支持身體能更完整地展現自己。然而,慣性是什麼意思?舉例而言,當一個人曾經遭遇過車禍,被撞...
生命之樹
Mar 10, 20216 min read


生物動能取向頭薦骨的緣起
一切或許要從史提爾(A. T. Still)與他的整骨學院(the university of osteopathy)開始說起。 史提爾是外科界的奇才,或許可以說,如果沒有史提爾,就沒有今天的整骨學,以及後續相關的種種工作,如拮抗鬆動術(strain-counterstra...
生命之樹
Feb 28, 20214 min read
bottom of page